蜻蜓FM獨播的《矮大緊指北》值不值得付費收聽?
用一句知乎常用語,開啟我的回答。——謝不邀。
上周,購買了蜻蜓FM的《矮大緊指北》。
購買的主要原因是——情懷。
不只是對高曉松的情懷,更是對播客的情懷。
一、肇始
小的時候,受爸爸影響,特別喜歡聽評書和相聲。
夏日,坐在奶奶家的開放式陽臺——那時家家戶戶很少封陽臺,看著行人在夕陽下拉長的身影,耳邊陪伴我的是“八十一層樓遭難”馬三立,“京劇棒槌”侯寶林,“快嘴白話蛋”李伯祥,“山東兒斗法”劉寶瑞以及岳飛、岳云、童林、楊香武等一干英雄好漢……
陽臺大概這樣式兒的(小時候腦袋曾放在欄桿中間,費好大勁才弄出來)
對了,還有天津生活廣播一檔叫做“悄悄話”的夜間欄目,風靡一時,60后到85前的天津男性朋友,幾乎沒有不知道的。雖然大家開始都抱著聽黃色電臺的心態去接觸,但它確實是一檔非常科學的欄目,對青春期朋友樹立正確性觀念起到了健康引導、理性教育的作用。
二、情懷
飛豬(左)與平客(右)
最早接觸播客是聽一檔叫做“反波”的播客,創辦者是媒體人平客和飛豬,創辦于2005年。
“反波”,有吐槽段子,有新聞解析,有人文情懷,只是幾乎沒有任何的廣告。
從此,愛上播客。它像廣播,卻又不那么高高在上。它像博客,卻又栩栩生動。
后來在07、08年的時候,自己搗鼓著做了一個檔自己的播客叫《象聲廣播》,做了幾期,那時網絡電臺還沒有面世,音頻大家基本還是上傳到土豆或者優酷。節目主要內容以扯淡和開開同學玩笑為主。效果還不錯,大家聽了都開心。后來,因為各種原因,這事兒就沒有再繼續,現在想來,荒廢的原因可以總結為——懶。
三、人、物
自己的播客算是荒廢了,但是,最近幾年認識了幾個天津本土還在做播客的朋友,為他們的堅持所感動,也希望大伙能夠一直堅持下去。
其實對于高曉松呢,也是因為近幾年從《曉松奇談》到《曉說》再到《奇葩說》一系列綜藝節目的曝光,讓我重拾起當年聽《同桌的你》、《睡在我上鋪的兄弟》以及《校園民謠1》整張專輯時,對他的回憶。
他剛走綜藝路線的時候,應該是做超女的評委——有曾軼可參賽那屆,他因力挺曾軼可而飽受爭議,網上惡評如潮,罵得甭提有多難聽了,當時我也覺得丫就是逆向炒作,是審丑文化的代言人。
過了很久以后,也不知道為什么,我下了一張曾軼可出的專輯,我突然發現,哎,還可以,尤其一個人聽的時候,就像隔壁家音色奇怪的小姑娘,在竭盡所能的用音樂表露心聲,而且原創內容很能代表她的年齡,從而對高曉松有所改觀。
再后來,高曉松的脫口秀,幾乎都看過,雖然講述的知識偶爾會有錯誤以及爭議,但是總體來說,印象頗佳。表達方式的代入感,就像小時候鄰家的二哥,就算是吹牛B、侃大山,你聽得也跟真事兒似的。
再及《矮大緊指北》。
開播兩周,共分為三個板塊:閑情偶寄、文青手冊矮、大緊排行榜。
個人比較喜歡前兩個板塊,因為總覺得第三個板塊說得比較“大”,無異于《曉說》風格。
孰優孰劣,見仁見智吧。
喜歡高曉松的,值得一聽;
不喜歡高曉松的,您也別花那200冤枉錢。
咱可別當著婊子立牌坊,不買節目,還滿世界找免費下載去。
總之,聽了這么多年高曉松免費的脫口秀,咱也為情懷買個單。
就像,每天叫出來一起胡吣的隔壁二哥,偶爾也請他喝杯小酒吧。
為了更加細致的學習,請支持正版!本論壇整理全網熱門課程推薦!歡迎各位留言交流。
登錄后方可回帖